×

会员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孙明高博士应邀出席“山东社科论坛2025:数字经济时代儒商精神赋能民营企业发展”专题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5-11-07    admin    阅读次数:7 次
   2025年9月19日,由山东省社科联主办,济宁学院、济宁市社科联共同承办的“山东社科论坛2025:数字经济时代儒商精神赋能民营企业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济宁学院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汇聚国内顶尖专家学者与知名企业家,共同探讨儒商精神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性发展与现实价值。
   山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宗杰,济宁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清明,济宁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马汉涛等领导出席论坛。鲁商联盟会常务副会长兼大湾区鲁商工委主席、广东省山东商会常务副会长兼深圳会长、广东省异地商会联合会执行会长、深圳市齐鲁文化研究会会长、深圳市乐天成控股集团董事长、中国天成大学校长孙明高博士等多位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成功践行儒商精神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近120人参加论坛。
   论坛设置主旨演讲、大会对话和主题发言三大环节,聚焦数字经济与儒商精神的深度融合,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黎红雷从概念辨析切入,进一步厘清了“数字时代”与“数智时代”的差异,梳理了“儒商”从传统“伦理性儒商”到当代“治理性儒商”的演进脉络,提出数智时代新儒商精神“智勇仁义”四维度:“智以创新”聚焦算法优化与人机协作能力培养;“勇以担当”强调应对技术封锁与社会责任承担;“仁以爱人”倡导以科技向善推动可持续发展;“义以生利”践行利他经营与技术普惠。
   围绕儒商精神的实践路径,长江商学院中国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建宝以方太集团为核心案例,深入剖析“知行合一”的应用逻辑。他提出,“知行合一”这一传统为当代儒商精神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企业实践层面,他介绍了方太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强调通过“五个一”修养方法融入儒家修身理念,依托“四化”管理体系实现文化与业务深度融合,探索“文明型组织”这一超越利润最大化的发展形态。
   面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变革与挑战,复旦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孔云中提出“中国式领导力”全新概念及整体模型。他认为,这一模型构建了中国本土的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体现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点,能为解决AI时代的难题提供厚重文化根基。
   从儒商精神的传承与影响力角度,山东财经大学黄少英教授认为当代儒商生命力显著:一方面,研究儒商的学者与成果日趋增多;另一方面,越来越多企业家对儒商精神的践行,且儒商的国际影响力随中国经济崛起不断增强。他进一步提出儒商生命力的五个来源,包括历史传承的文化自信、多元共生的生态格局、儒商精神的核心价值、君子人格的内生驱动、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
   在大会对话环节,学者与企业家围绕“数字经济时代儒商精神的当代价值和实践路径”展开热烈讨论。其中,鲁商联盟会常务副会长兼大湾区鲁商工委主席、广东省山东商会常务副会长兼深圳会长、广东省异地商会联合会执行会长、深圳市齐鲁文化研究会会长、深圳市乐天成控股集团董事长、中国天成大学校长孙明高博士结合企业实践分享了对儒商精神当代实践的深刻体会。他指出,数字技术不仅是效率工具,更是儒商“义利统一”理念的重要践行载体。天成焊接机械臂项目始终以“利他主义、价值主义、长期主义、生态主义”为内核,将儒商精神融入技术研发与服务全流程——通过数字化精准洞察客户需求,以智能设备解决教学与生产痛点;同时坚持以“仁”待人,开展员工数字技能转型培训,构建故障快速响应与持续培训的服务机制,真正实现“科技赋能不失温度”。孙明高博士强调,儒商精神在数字时代的核心使命,是引导企业在追求商业效率的同时坚守伦理底线、履行社会责任,最终达成人、技术、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共生。
   在主题发言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李三希教授系统分析了信任机制的演变与重构。他强调信任是数字时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他梳理信任从传统熟人社会到现代陌生人社会的演变:传统社会依托血缘地缘重复博弈形成信任,现代社会数字技术通过数据留痕、算法声誉、智能合约三大机制,在陌生人之间重建信任。同时,他警示数字信任面临的算法歧视、隐私侵蚀等风险,建议通过技术、制度、文化协同构建数字时代信任机制,防范技术滥用。
   聚焦数字经济核心生产要素的数据监管问题,南开大学严兵教授探讨了数据跨境流动监管与企业供应链的互动关系。他指出,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核心生产要素,全球跨境数据流动价值已超商品贸易,但也带来隐私保护、数据主权等挑战。他提出,细化合规机制、技术赋能等建议,以构建安全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围绕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江南大学龙如银教授聚焦儒商精神对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赋能作用。他强调绿色发展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他强调要挖掘儒商精神中的绿色要义,并据此提出战略引领、管理践行、创新驱动、沟通传播四大赋能路径。
   结合数字经济与本土文化的融合问题,曲阜师范大学李培挺教授提出,数字经济大势与企业文化呈现“同一化会通、多元化呈现、本土化扎根”三大特征,技术需场景化并扎根本土文化,技术增强背景下儒商文化可从伦理约束与价值创化两方面创新呈现。
   从民营企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出发,中国海洋大学马新啸副教授探讨了地方营商环境优化与儒商精神赋能民营企业“稳预期”的作用。他强调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但也面临融资难、债务等诸多挑战。他认为,儒商精神的“义”“信”“和”文化为解决民营企业困境提供了思想资源,通过儒商精神赋能民营企业发展以提升企业发展信心。
   本次论坛特设青年学者专题座谈,为学术新生代提供思想交流平台。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儒商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经济时代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将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厚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
   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对儒商精神当代价值的认识,更为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对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孙明高博士应邀参加第四届儒商大会潍坊城市合伙人恳谈会 下一篇:中国天成大学副校长汪润田主席主礼第六届全球物流企业家联合峰会等系列活动
核心业务|关于我们|近期活动|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雅宝路2号附属办公楼 联系电话:86-755-88285522 传真:86-755-88285501
Copyright © 2001-2019 深圳市今日天成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61734号-1

(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电话0755-882855030755-882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