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孙明高博士应邀出席山东省省会经济圈产教联合体暨七市联合体与省市社会团体恳谈会
发布日期:2025-09-19 admin 阅读次数:37 次
2025年9月11日上午,山东省省会经济圈产教联合体暨七市联合体与省市社会团体恳谈会在山东省社会组织融创基地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省省会经济圈产教联合体主办,济南大学和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承办,旨在推动产教联合体从“有形”向“有效”转型,探索实体化运营新机制,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济南市教育局相关领导、省会经济圈七市产教联合体代表、省级行业协会负责人、高校代表等共计50余人出席会议。鲁商联盟会常务副会长兼大湾区鲁商工委主席、广东省山东商会常务副会长兼深圳会长、广东省异地商会联合会执行会长、深圳市齐鲁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天成大学校长孙明高博士应邀出席会议。
会议围绕“两体融合·携手共创”主题,通过汇报分享、交流发言和总结建议等环节,深入探讨了产教融合过程中的难点、痛点与创新路径。
会上,联合体常务兼执行秘书长王安忠汇报联合体实体化运作的基本情况与发展思路。他指出,当前推进产教融合必须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在实体化运行中应强化区域合作,推动“政校社企”多方深度协同。
在交流发言环节,各市联合体、行业协会及院校代表积极建言献策:东营职业学院代表指出,实体化运行路径尚不清晰,信息不对称仍是制约校企合作的主要瓶颈;聊城轴承产业产教联合体分享了通过精准调研、订单培养和共建产业学院等方式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经验;济南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教联合体系统介绍了其在跨企业培训中心、数智化人才平台和产业调研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呼吁建立“政校企三级联动机制”,以实现信息对称与项目闭环管理。
多位代表反映,当前产教融合仍面临诸多挑战:联合体缺乏独立法人身份和财务体系,制约实体化运作;企业短期效益与院校长期课题难以协调;跨市数据共享不畅,资源整合效率低;中试转化周期长,运行机制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与会专家提出以下建议:加快设立实体化运行机构,明确权责与议事规则;搭建“产业需求–人才培养”数据平台,推动资源互通;设立产教融合专项基金,支持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推动“基金+项目”“技术+服务”等模式,增强联合体自我造血能力。
济南市教育局在总结发言中强调,省会经济圈产教联合体将继续发挥平台枢纽作用,推动“产教大调研、出海大抱团、基金大共创”三大行动落地见效。下一步将重点开展跨市调研活动、建设跨区域平台(如新能源汽车研发联合体、低空经济科技园等),并在政策支持、机制创新和项目牵引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产教融合新案例。
此次恳谈会不仅深化了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共识,也为联合体实体化运营指明了方向。未来,山东省省会经济圈产教联合体将继续整合资源、突破壁垒、赋能产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会议围绕“两体融合·携手共创”主题,通过汇报分享、交流发言和总结建议等环节,深入探讨了产教融合过程中的难点、痛点与创新路径。
会上,联合体常务兼执行秘书长王安忠汇报联合体实体化运作的基本情况与发展思路。他指出,当前推进产教融合必须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在实体化运行中应强化区域合作,推动“政校社企”多方深度协同。

多位代表反映,当前产教融合仍面临诸多挑战:联合体缺乏独立法人身份和财务体系,制约实体化运作;企业短期效益与院校长期课题难以协调;跨市数据共享不畅,资源整合效率低;中试转化周期长,运行机制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与会专家提出以下建议:加快设立实体化运行机构,明确权责与议事规则;搭建“产业需求–人才培养”数据平台,推动资源互通;设立产教融合专项基金,支持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推动“基金+项目”“技术+服务”等模式,增强联合体自我造血能力。
济南市教育局在总结发言中强调,省会经济圈产教联合体将继续发挥平台枢纽作用,推动“产教大调研、出海大抱团、基金大共创”三大行动落地见效。下一步将重点开展跨市调研活动、建设跨区域平台(如新能源汽车研发联合体、低空经济科技园等),并在政策支持、机制创新和项目牵引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产教融合新案例。

上一篇:孙明高博士应邀出席第十七届海峡两岸(滨州)孙子文化论坛 | 下一篇:孙明高博士应邀出席第十七届孙子文化旅游节开幕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