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文化自信”座谈会在深举行 《人文颂》具有永恒价值
发布日期:2014-12-02 admin 阅读次数:8336 次
深圳特区报讯(见习记者 李丽)昨天下午,由文联和深圳市委宣传部主办、深圳市韩江文化研究会承办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文化自信”座谈会在保利剧院举行。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地探讨了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文化建设,并就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进行了研讨。
《人文颂》展示了深圳的文化担当
深圳历时8年精心打造的大型儒家文化合唱交响乐《人文颂》,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注意。《人文颂》自2012年在文博会开幕式上亮相以来,先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总部演出,也曾踏上法国、马其顿、保加利亚等国,更因在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公演而掀起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高潮。费城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雅尼克曾如是评价,“《人文颂》讲述的是人类的永恒命题,如果单从文字上来理解文化,西方观众会有困难,这正是《人文颂》作品诞生和演出的意义所在——无国界的音乐语言可以把东方精神带给大家,世界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大家庭,在作品中,我感受到了宁静和希望。”
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金海表示,在国学传承中,深圳没有缺席。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排头兵,深圳具有勇担传统文化复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人文颂》展示出了深圳这一座现代化城市的文化抱负和文化担当,更彰显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强大实力和感召力。他还和与会专家分享了联合国副秘书长南威哲对《人文颂》的高度评价——“《人文颂》所阐释的仁、义、礼、智、信,既是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也代表联合国追求的最高价值,更是全人类的根本追求;这样的优秀思想结晶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都具有永恒的价值。”
对于儒学思想当代传播的重大意义,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传播儒家思想可以促进世界和平、提升全人类的道德素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共荣与共存。儒学主张在人际关系中相互关爱、帮助、尊重,促进和谐实现人生幸福,而一切的根本在于人的道德素质,因此推进儒学既要有形式也要有内涵。
把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世界
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楼宇烈教授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绵延不断,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因此,年轻人首先应该建立对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自信和自尊。“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发展和提升的前提,要发展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把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传播到世界上,让多元的一流文化共存于世界。
深圳市韩江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振芳认为,文化自信是接受教育和培训后,让国法家规风俗民情融化到每个人的行为规范中的结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靠教育。教育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中学、研究生,能让更多人受到教育是研究会及其个人的夙愿,更是受教育者增加文化自信的基础。
国学亦应该坚持文化创新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袁行霈教授动情地表示,“如果心灵中没有诗意、如果记忆中没有历史、如果思考中没有哲理,不可想像今天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子?”他认为,今人对待国学要有“三个态度”,即要有分清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要有开放的态度,不断汲取国内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还要有前瞻的态度,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形成具有当代形态、前瞻意义的新国学。他还主张,当代国学应该立足现实、服务于振兴中华、服从于实现“梦”的伟大理想;当代国学应该汲取一切的人类文明成果,确立文化自主意识,坚持文化创新。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胡振民表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要深刻理解;其次要身体力行;再次,要运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而不断开拓创新。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强化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人民武警部队原副政委刘世民中将,作协原书记处书记田滋茂,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夏潮,武警部队广东总队政委陈杭,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秘书长耿琴,世界孔子宗亲联谊总会会长孔德庸,文联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组委会秘书长闻齐,潮州市政协主席汤锡坤,潮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和,天成大学校长孙明高及海内外学者代表出席座谈会。
(图文均转自深圳特区报)
《人文颂》展示了深圳的文化担当
深圳历时8年精心打造的大型儒家文化合唱交响乐《人文颂》,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注意。《人文颂》自2012年在文博会开幕式上亮相以来,先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总部演出,也曾踏上法国、马其顿、保加利亚等国,更因在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公演而掀起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高潮。费城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雅尼克曾如是评价,“《人文颂》讲述的是人类的永恒命题,如果单从文字上来理解文化,西方观众会有困难,这正是《人文颂》作品诞生和演出的意义所在——无国界的音乐语言可以把东方精神带给大家,世界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大家庭,在作品中,我感受到了宁静和希望。”
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金海表示,在国学传承中,深圳没有缺席。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排头兵,深圳具有勇担传统文化复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人文颂》展示出了深圳这一座现代化城市的文化抱负和文化担当,更彰显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强大实力和感召力。他还和与会专家分享了联合国副秘书长南威哲对《人文颂》的高度评价——“《人文颂》所阐释的仁、义、礼、智、信,既是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也代表联合国追求的最高价值,更是全人类的根本追求;这样的优秀思想结晶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都具有永恒的价值。”
对于儒学思想当代传播的重大意义,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传播儒家思想可以促进世界和平、提升全人类的道德素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共荣与共存。儒学主张在人际关系中相互关爱、帮助、尊重,促进和谐实现人生幸福,而一切的根本在于人的道德素质,因此推进儒学既要有形式也要有内涵。
把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世界
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楼宇烈教授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绵延不断,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因此,年轻人首先应该建立对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自信和自尊。“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发展和提升的前提,要发展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把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传播到世界上,让多元的一流文化共存于世界。
深圳市韩江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振芳认为,文化自信是接受教育和培训后,让国法家规风俗民情融化到每个人的行为规范中的结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靠教育。教育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中学、研究生,能让更多人受到教育是研究会及其个人的夙愿,更是受教育者增加文化自信的基础。
国学亦应该坚持文化创新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袁行霈教授动情地表示,“如果心灵中没有诗意、如果记忆中没有历史、如果思考中没有哲理,不可想像今天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子?”他认为,今人对待国学要有“三个态度”,即要有分清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要有开放的态度,不断汲取国内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还要有前瞻的态度,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形成具有当代形态、前瞻意义的新国学。他还主张,当代国学应该立足现实、服务于振兴中华、服从于实现“梦”的伟大理想;当代国学应该汲取一切的人类文明成果,确立文化自主意识,坚持文化创新。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胡振民表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要深刻理解;其次要身体力行;再次,要运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而不断开拓创新。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强化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人民武警部队原副政委刘世民中将,作协原书记处书记田滋茂,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夏潮,武警部队广东总队政委陈杭,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秘书长耿琴,世界孔子宗亲联谊总会会长孔德庸,文联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组委会秘书长闻齐,潮州市政协主席汤锡坤,潮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和,天成大学校长孙明高及海内外学者代表出席座谈会。

(图文均转自深圳特区报)
上一篇:天成大学聘任王鹏飞博士为名誉校长 | 下一篇:“兵道——感悟《孙子兵法》咏诵会”在深举行 15首原创歌曲展示兵学经典精髓 |